采訪韓建賢有些艱難:許多在別人來說也許可以講述很多故事的題材,在他,往往只用一句“我喜歡啊”給代替了。因為喜歡,這個才小學畢業、年僅34歲的藝術家,全靠自學便精通了紅木家具和小件的設計與雕刻,并屢獲大獎,他甚至還精通園林設計。他的不善言辭,或許因為,他將心思全都托付給紅木,他所有的語言,就由那一件件令人驚嘆的紅木雕刻作品代為表達了。
從繪畫開始
在高新區東渚鎮與通安鎮交界處,有一個叫航船浜的村子,除了全村掩映在濃密的梨樹、葡萄的枝椏之間,遠遠望去,這個村子與其它村子并沒有多大區別。但走近村子,一座紅木飛檐門樓的房子,便立即顯示了它的獨特氣質,這就是韓建賢的紅木家具制造與紅木藝術品雕刻中心“文心閣”。
走進室內,迎面的大廳里是各種構思巧妙、造型生動的紅木雕刻品,廳后的展室里,則是風格各異的紅木家具。看著那些紅木家具和雕刻品的精美的紋飾和流暢的線條,讓人想起一個繪畫史上著名的詞語:吳帶當風。
的確,韓建賢的雕刻藝術之路,就是起始于對繪畫的熱愛,由在紙上、墻上用筆畫, 到在紅木上用筆、用刀畫,對他來說,一切過渡得非常自然。
韓建賢從小就喜歡畫畫。小時候,紙張貴,一有機會,韓建賢就在村民粉刷一新的白墻上作畫。畫得最多的,是雷鋒的各式頭像,以及各種花草。雖然剛刷好的白墻就被涂花了,但是看著活靈活現的圖案,村民也并不生氣。看到他喜歡畫畫,父親也高興,一有空,也教他一些基本技巧,如物體各局部的比例、每一種動作引起各局部的變化等。父親是當地著名的家具雕花工,腦袋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雕花圖案,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韓建賢崇拜的對象。韓建賢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教自己畫小鳥,先畫一個橢圓形的身體,再在身體的周邊畫上不同樣式的腦袋,就可以組合成各種形態的小鳥。這給了他很大啟發,直到今天,仍然能從中受益。小學三年級時,他轉到金市小學就讀,剛到校不久,他的繪畫才能就得到承認,學校黑板報的“美工”全都交給他,而他也把繪畫當成了“主業”,以至于其他功課都給落下了。
開始上班之后,韓建賢仍然癡迷于繪畫。看到自己喜歡的繪畫之類的書籍,他會毫不遲疑地買回家,細細地看,認真地揣摩,直到把自己喜歡的圖案深深地刻進腦海。到如今,他家的幾個書柜里,全部裝滿了各類美術書籍,他的頭腦里,也裝進了各類相關圖案,一旦設計、雕刻時有需要,那些圖案就能在眼前浮現。
“很多我小時候的同學知道我的雕刻經常獲獎,他們都說,‘這不足為奇,他小時候就畫得很好了’。”韓建賢笑呵呵地說。
在闖蕩中提升
韓建賢與紅木結緣,大約在15歲時。由于沉迷于繪畫,他放棄了學業,父親就讓他跟著自己學習紅木家具的雕刻。那段時間,韓建賢如魚得水,他把刀具當筆,把紅木當紙,找到了隨意揮灑的感覺。
跟隨父親潛心學習了兩年之后,韓建賢覺得自己可以出師了。雖然父親手中的活多得做不過來,但為了察看自己的實力到底如何,有一天,他瞞著父親,一個人騎車跑到東渚鎮上,挨家詢問能否給自己一些活做。雕刻是一個需要長期摸索與積累的工藝技術,面對一個17歲的孩子,那些家具作坊的老板都顯然信不過。韓建賢并不氣餒,他央求說:“活給做,工錢你隨便講,哪怕只有別人的一半也行”。最終一位姓葉的老板同意讓他試試。幾天之后,當韓建賢拿著第一件作品前去交差時,葉老板大為驚奇:其工藝水準已經超過幾十年的老工匠了。從此之后,木工雕刻成為韓建賢的工作與樂趣。
2002年,對韓建賢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蘇州太湖古典園林建設公司邀請韓建賢加盟,負責公司園林木雕工作。這是一家影響極大的古建專業公司,蘇州著名園林的修復工作,幾乎全都涉及過。在太湖古建公司,韓建賢的眼界大為提升。在這里,他接手的第一個工程是修復山塘街玉涵堂。這是一座展現蘇州傳統工藝一流水平的明式建筑,其修復的雕刻,也必須達到蘇州一流水平。
有一天,香山幫傳人薛福鑫指明花藍廳要雕上“八愛”,一幫師傅都楞了:什么是“八愛”?薛福鑫問,有沒有人能雕“八愛”?沒人敢出聲。等了一陣,沒人說話,韓建賢說:“我來試試”。薛福鑫不敢相信,這么年輕的小伙子,居然知道“八愛”,敢雕“八愛”。由于廣泛翻閱藝術書籍,韓建賢知道,“八愛”就是:俞伯牙愛琴、孟浩然愛梅、林和靖愛鶴、周敦頤愛蓮、米元章愛石、嵇康愛竹、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后來,這批作品都由他來完成。
在太湖古建公司的幾年里,韓建賢接觸了大批園林中古典雕刻的精華,使自己的雕刻技藝快速提升。這使他甚至日后涉及了園林設計。不久前,浙江一位商人找到蘇州市某單位,想請該單位為自己設計一份園林圖紙,由于時間緊,用電腦設計跟本來不及,該單位一位朋友知道韓建賢有很強的手工設計與繪畫能力,就將他介紹給這位商人。半個月內,韓建賢就拿出一份園林設計的藍圖交給了對方。韓建賢說,自己看得多了, 很多東西都能刻在腦海中,特別是對雕刻作品,即使是以前從未見過的,只要看一遍,回到家中,他就能把其中80%的細節刻畫出來。
向藝術轉型
2004年,韓建賢覺得,可以憑借自己的手藝創業了,于是,他一邊為太湖古建公司工作,一邊開設了自己的“文心閣”紅木家具工作室。最初的創業非常艱苦,由于家里經濟基礎較差,不能給他提供任何資助,他只能靠在外接活來補貼“文心閣”的運轉。那段時間,為了省下每一分錢,他煙都不敢抽。
有一次,一位有業務往來的朋友對他說,你會紅木雕刻,給我雕一個放在辦公桌上的紅木擺件吧。韓建賢花了幾天時間,隨手雕了一件紅木藝術作品,沒想到,朋友看到作品,拿到手中反復把玩,開心地說,這么好的東西,買都買不到啊。這給了韓建賢一個啟示:有空時,自己也可以做些紅木藝術品出售來幫助“文心閣”運轉。這就是他轉向藝術品雕刻的開始,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幾年之后,隨著“文心閣”規模越來越大,經營越來越好,韓建賢也越來越把紅木藝術品的雕刻當作一種純粹的藝術愛好。
“一拿到一段紅木,我就知道這能做出一件什么東西。”近20年來,韓建賢已練就了一雙如刀一般的眼光,他能一眼剔除材料中的贅余,直觀地看出“隱藏”材料中的藝術品本身。而一旦拿上刻刀,各種形象就會自動浮現在眼前。仕女、八仙、五百羅漢、觀音,各種人物的不同神態,他都爛熟于胸。憑著豐富的知識,韓建賢在創作中實現了從技巧到藝術的轉型。(杜衡)
韓建賢:男,通安鎮木雕藝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市民間工藝家,蘇州市工藝美術師,蘇州市高級技師。
韓建賢先后承接蘇州山塘街玉涵堂修復、蘇州張氏義莊、親和堂整體遷移等工程,被評為省、市文物局一、二等工程獎,他本人也被評為技術標兵。他的作品檀香木雕《天降祥瑞》、《群芳爭艷》分別獲得第十一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別金獎和創新藝術金獎;黃楊木雕《碧玉鑲嵌如意》獲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選金獎;烏木木雕《五子戲中馗》獲2012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絲綢大展金獎。
服務熱線
1876-199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