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的農業大國,這是最重要的國情。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根本問題。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業關系到工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村穩定是整個社會穩定的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農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對全國來說舉足輕重;當前國民經濟發脹的突出矛盾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我國城市與農村發展差距在拉大,農村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現代文明遠遠落后于城市。縮小城鄉差距,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進而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在農村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中國的農民,尤其是農村基層干部是黨在農村的依靠力量,是國家政權最廣泛最深厚的群眾基礎。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沒有農民的積極性,沒有農村基層干部的積極性,就沒有農業的發展,就沒有工業的進步,更談不上實現現代化。為適應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就需要為祖國小康目標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農村基層單位是實施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而基層干部則是實現發展目標的動力。筆者認為:培養和造就一支特別能戰斗的基層干部隊伍固然是實現目標的關鍵。而如何當好基層干部,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要當好一名農村基層干部干部,就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俗話說“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是村組干部開展好工作的基礎,也是提高素質,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與時俱進、持之以恒地學習。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重點掌握貫穿其中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州(市)、縣、鄉(鎮)關于經濟發展的指導方針以及一系列戰略決策,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決解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到真學、真用。多讀書,讀好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以致用,積極實踐,不斷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增長才干。向群眾學習,汲取營養,真心實意地當好人民群眾的學生,積極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努力把群眾的聰明才智凝聚起來,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
要當好一名農村基層干部,是不是具備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能不能有效的把廣大人民群眾動員和組織起來,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非常重要。在工作中,要始終自覺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千方百計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帶著深厚感情做好新形式下的群眾工作,始終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原則,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疾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之以需、立之以信,做農民群眾的好朋友、主心骨、代言人,好兄弟。堅決糾正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特別注意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創新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變管制為服務,變上訪為下訪,變被動為主動,變堵防為疏導,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變層層轉辦為層層解決問題,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做好群眾工作,進一步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能力。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干部,要勝任這一工作,就要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切實維護班子團結;要做好工作,就必須首先模范帶頭遵守和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一是堅持集體領導。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尤其是“四議兩公開”的原則,做到重大決策、重大項目申報和資金使用,由集體研究決定,不能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充分尊重多數人的意見和建議,果斷拍板、科學決策,不含糊地堅持原則,講究方式方法,懂得尊重別人,樂于聽取各種意見包括不同意見,集中多數人的智慧。自覺維護集體領導的權威,不論分管什么工作,都要積極參與集體領導,分管工作中重大的問題都交會議進行集體研究決定,積極主動地配合其他基層干部的工作,勇擔責任,沖鋒在前,敢于碰硬,甘當配角,切實做到“互相補臺不拆臺”,你落下我主動撿起來;二是大膽負責。在班子內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二者不可偏頗,作為一名班子成員,既關心全局工作,分工不分家,又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三是搞好班子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出生產力,作為一名副職,始終當好“配角”,做到思考問題要換位,履行職責到位,找準位置不越位。
出色當好一名農村基層干部,就要強化作風建設,著力增強執行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在基層工作,身處農村第一線,直接與農民群眾接觸,其作風如何,關系黨和政府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農村改革發展的成敗。故此,一定要強化作風建設,著力增強執行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將關系發展的每一項決策建立在充分調查、科學論證、慎重決策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客觀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堅持和發揚調查研究的好傳統,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矛盾一線了解情況,多到田間地頭和貧困村民家中跑一跑,多向村民學習,及時總結、概括、提煉和升化人民群眾創造新的豐富經驗,使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觀規律、基層實際和群眾意原。清廉自守,明晰法律與紀律的“高壓線”,明晰公與私的“警戒線”,明晰個人與家庭的“情感線”,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微、慎獨、慎權。
總之,當好一名農村基層干部,靠的是其領導水平和能力素質,基層干部的領導水平和能力素質如何,直接決定黨的執政能力的高低,決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牢牢抓住建設高素質基層干部隊伍這個關鍵,立足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放眼未來發展,建設一支“立場堅定、素質過硬、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我們有理由堅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幫助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情操,練就堅強的人格,從知識、能力、修養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勤奮工作,努力為人民辦實事,當好農村基層干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向黨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服務熱線
1876-1997884